高青农商银行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完善顶层设计、加强导师引领、实施基地培育等措施,激发青年员工活力。
完善顶层设计,夯实制度基础保障。一是建立完善青年员工导师制制度。制定了《高青农商银行导师制实施方案》,配套完善导师考核激励机制和对青年学员的综合考评机制,夯实制度保障。二是扎实做好结合文章。将导师制与后备人才选拔机制相结合,通过导师制成长起来的青年才俊作为“种子人才”纳入到后备人才库考察管理,以德政过硬和业绩突出作为考察评价的前提条件,搭建完善晋升渠道,使导师制真正成为青年员工成长成才的孵化平台。三是完善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制定《高青农商银行青年员工职业发展指导意见》,根据岗位取向制定员工本人的短期、中期、长期发展目标。按照“技能操作类人才--专业技术类人才--晋升发展渠道”的规划路线,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导师引领,完善教育培训机制。为发挥老员工的“传帮带”作用,根据全行青年员工性格特点、成长轨迹,审核选拔一批能力强、业务精、正能量的业务骨干和管理精英组成导师团队,经过双向选择形成师徒结对关系,为本行35岁以下青年员工提供“一对一”的指导服务。4月17日,“高青农商银行导师制—精英创造营”首次开班,期间通过座谈、员工技能演示等形式对8名优秀青年员进行了培训,效果明显。目前,全行已组建包括综合类、专业类、会计理论类、信贷理论类、技能类五大类共25支导师队伍,有96名青年员工参与到导师培训中来,通过微信、电话、视频等线上形式与线下集中座谈、个别面谈的形式相结合,青年学员定期向责任导师提出疑问、汇报工作、交流思想,导师根据学员提出的相关问题、建议等第一时间进行答疑解惑。同时,各条线管理部门按季对技能类学员学习效果进行检验,促进青年员工业绩提高、技能提升。
实施基地培育,优化人才孵化模式。一是抓好培育基地的筛选。为确保新入行员工赢在“起跑线”,该行打破原有的新入行员工随机分配局面,选取了3家业绩突出,团队凝聚力强,员工精神面貌向上的农区支行作为人才孵化基地,并制定详细的新员工培训计划,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二是优化培训模式。采取“2+1”模式,即从柜员星级评定为四星级以上的柜员中选取一名临柜业务辅导老师,从标杆客户经理中选取一名信贷业务辅导老师,两名老师“面对面”辅导新入行员工会计基础规范、信贷基础知识、业务技能、厅堂营销等各个方面,全面提升新入行员工的知识储备及技能水平。三是抓好督导验收。党委成员不定期到培育基地观摩新入行员工学习情况,并随机验收学习效果,做到“常督导常推动”。同时,按照“周练、月考、季赛”的模式,定期检验新入行员工培训情况,考核评价结果纳入到日常管理中,根据考核情况评选优秀辅导老师和优秀学员。
(撰稿:郑斌 审核:石学鹏)
淄博市银行业协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