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夏收、夏种、夏管”生产顺利开展,促进农民增收,临淄农商行统筹安排,精心部署,突出“两个到位”、强化“三个零”、做好“四个结合”,开辟支农惠农绿色通道,全力支持三夏农业生产工作。截至4月底,该行累计投放三夏农业生产贷款2.36亿元,服务农户2.5万户。
突出“两个到位”,确保工作开展。
一是资金到位。该社积极开展存款业务竞赛活动,自我加压,充分调动全员揽储积极性,各项存款稳定增长。截至4月底,全行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08.6亿元,较年初增长8.5亿元,为三夏生产备足了资金,有力地保证了三夏农业生产资金到位,不误所需。二是调研到位。总部班子成员带领相关部门积极深入所包网点辖区开展调研,认真了解三夏资金需求情况,做到明确信贷投向,确保支农重点,具体工作中坚持“四个优先”:购买化肥、种子、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的贷款优先;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贷款优先;抵质押的农户、文明信用村、文明信用户的贷款优先;从事秋粮生产、收购、加工运输、销售的农户和企业的贷款优先。据统计自三夏生产以来,该行帮助当地农民购买化肥、农药、种子等农用物资1.3万余吨,购买农用车、播种机等各类农用机具900余台,铺设休整农田灌溉渠道2.1万米。
强化“三个零”,创新服务措施。
一是做到服务措施“零距离”。广大客户经理发扬“背包下乡、走村入户”的优良传统,深入农户家中、田间地头,了解农民金融需求和农业结构调整等情况,及时为农民提供优质的信贷服务。二是做到服务过程“零障碍”。各基层网点到辖内村中公布服务电话,24小时值班,只要有农户打来电话请求,立即派出信贷人员前去办理;开立三夏生产信贷服务窗口,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的信贷服务,确保不误农时。三是做到服务质量“零投诉”。持续开展网点服务提升活动,公布了客户服务投诉电话,增强了员工优质文明服务责任意识,坚决杜绝办理业务过程中出现吃、拿、卡、要等现象,有效地提升了支农服务质量。截至目前,该行服务工作实现了零投诉,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做好“四个结合”,延伸支农内涵。
一是与完善支付环境相结合。目前该行已实现支付结算渠道全覆盖,全部网点开通了农信银系统、大小额支付系统,全部网点布设了自助服务重点,截至4月底,该行在全区布设了各类自助机具75台,POS机具1600台,切实优化了当地的支付环境,为农户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二是与深入推进信用工程建设相结合。该社把信用工程列为一把手工程,集中开展信用评定,提高评定质量和效率。对诚信度高、偿还能力强的农户适当放宽授信额度,进一步满足其资金需求。三是与支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在支持传统产业的同时,着力培育能带动农民增收的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大力推广大联保体贷款,引导农民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截至4月底,全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15个,授信562户,总授信金额达5655万元,发放贷款4135万元。四是与惠农政策相结合。该行积极与政府和财政部门联系,采取“早录入、早核对”的工作方法,确保前期准备阶段有序进行,第一时间将补贴资金发放到农户手中。
淄博市银行业协会微信